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眼科临床诊断、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本文件适用于中医眼科临床医生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疗参考。
Title:TCACM 1257-2019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Ophthalmolog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mary Retinitis Pigmentosa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简称“RP”)是中医眼科领域中一种较为复杂的遗传性疾病。在TCACM 1257-2019《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对于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出了许多更新和细化的内容。其中,新版指南相较于旧版指南,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导原则。
以“针灸疗法的应用”为例,新旧版本存在显著差异。旧版指南虽然提及了针灸对改善患者夜盲症状有一定作用,但并未给出具体的穴位选择及操作规范。而新版指南则明确指出,针对RP患者的早期阶段,可采用“补益肝肾法”,推荐使用“睛明穴、承泣穴、四白穴”等眼周特定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并结合全身调理穴位如“足三里、太溪”来增强疗效。此外,新版指南还强调了针灸频率和疗程的重要性,建议每周针灸3次,连续治疗至少半年以上才能观察到明显效果。
这一改变体现了现代中医药研究的进步,即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过渡的过程。通过更加科学严谨的方法验证某些传统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得临床实践更具针对性和可靠性。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医生应严格按照新版指南的要求执行针灸方案,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计划,确保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