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政务电子地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数据内容与组织、精度要求、图示表示方法、元数据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政务电子地图的设计、制作、应用和服务。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E-Government Electronic Map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CHT 4019-2016城市政务电子地图技术规范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CHT 4019-2016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城市政务电子地图技术规范》,用于指导和规范城市政务电子地图的设计、制作、更新和应用,以满足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政务电子地图在政府决策、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制定这一标准是为了统一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发布的技术要求,提高地图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促进跨部门协作和资源共享。
CHT 4019-2016对地图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主要包括行政区划、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自然地理要素等。每类数据都有对应的编码规则,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例如,交通设施类数据会根据道路类型、桥梁、隧道等进行细分并赋予唯一编码。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CHT 4019-2016规定了严格的采集和验证流程。数据采集需要通过实地调查、遥感影像分析等多种手段,并结合多源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此外,还要求定期更新数据,以反映最新的变化情况。
地图符号系统的设计需遵循直观、简洁、一致的原则。符号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应与地图内容相匹配,并符合视觉认知规律。例如,主干道用粗线表示,次干道用细线表示,颜色通常采用蓝色或黑色以区分不同类型的道路。
CHT 4019-2016推荐使用国家统一的坐标系统(如CGCS2000),但允许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地图投影方式。例如,对于大范围的城市区域,可以选择等角圆锥投影;而对于局部区域,则可以使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地图更新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包括定期巡查、用户反馈收集、数据比对等环节。更新频率通常根据数据变化的速度确定,例如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变化较快,需要更频繁地更新。
CHT 4019-2016规定了数据交换的格式、接口和协议,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如GML、JSON)的互操作。同时,还明确了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权限管理要求,确保数据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共享。
CHT 4019-2016与GB/T 20271等其他国家标准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城市电子地图领域的完整技术体系。例如,GB/T 20271主要关注地理信息数据的通用标准,而CHT 4019-2016则专注于政务电子地图的具体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