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村庄景观环境工程技术的基本要求、规划设计原则、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地区村庄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Village Landscap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村庄的建设与发展日益受到关注。为了规范村庄景观环境的建设标准,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于2011年发布了《CECS 285:2011 村庄景观环境工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这一规程为村庄景观环境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成为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具。
《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提升村庄的整体美观度,同时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绿化是村庄景观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规程》,绿化设计应注重本土植物的应用,以减少维护成本并保护生态环境。例如,在浙江省某村庄的改造项目中,设计师采用本地乔木和灌木相结合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后期养护难度,还显著提升了村庄的生态价值。
水体景观能够为村庄增添灵动之美,但其规划需兼顾功能性与安全性。《规程》强调,水体设计应结合地形特点,合理设置护坡和安全设施。例如,江苏省某村庄通过修建人工湿地,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有效净化了生活污水,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村庄中的公共空间是村民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布局直接影响村民的生活体验。《规程》建议,公共空间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层的需求,设置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河南省某村庄通过打造多功能广场,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还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CECS 285:2011 村庄景观环境工程技术规程》为我国村庄景观环境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实施,《规程》正在逐步改变传统村庄面貌,让乡村变得更加宜居宜业。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相信这一规程将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