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皮肤科对四弯风(湿疹)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皮肤科医生及相关从业人员在临床诊疗中的参考和应用。
Title:TCACM 1306-2019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ibenfeng (Eczem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rmat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四弯风是中医皮肤科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其治疗在TCACM 1306-2019《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中有明确规定。本文以“四弯风辨证论治分型”这一条为例,探讨新旧版指南的主要差异及应用方法。
旧版指南将四弯风分为湿热蕴肤型和血虚风燥型两种类型,而新版指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脾虚湿蕴型。这种增加反映了对疾病认识的深化。例如,在脾虚湿蕴型中,患者常表现为四肢弯曲部位出现红斑、丘疹,并伴有瘙痒,但与湿热型不同的是,这类患者的皮肤干燥、脱屑明显,且多有食欲不振、腹胀等脾胃虚弱的表现。
在实际应用时,对于脾虚湿蕴型的患者,治疗应以健脾化湿为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砂仁行气和胃,薏苡仁利水渗湿。同时,根据具体症状调整剂量,如若腹胀明显可适当增加厚朴用量,若瘙痒剧烈则可加入地肤子、白鲜皮以止痒祛风。
此外,新版指南还特别强调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建议患者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等,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促进病情恢复。这一细节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在现代诊疗中的应用,使治疗更加全面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