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经间期出血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论治及预防调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妇科临床医生对经间期出血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Title:TCACM 1300-2019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Mid-Cycle Bleed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Gynec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经间期出血是中医妇科常见病症,TCACM 1300-2019《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对这一病症的诊治给出了明确指导。本文以“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辨证论治”为例进行深度解读。
在该指南的新旧版本对比中,可以看出对于肾阴虚型的病机认识更加细化。旧版指南强调“肾阴不足”,但未具体区分虚火与无明显虚火两类情况。新版指南则明确提出:“若伴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者属虚火偏盛,治宜滋阴降火;若仅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表现,则为单纯肾阴亏虚。”
以滋阴降火法治疗为例,常用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其中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牡丹皮清泄虚火;泽泻利水渗湿以防腻滞;茯苓健脾和胃;山药补脾益肺。临床应用时需注意随症加减:若口干咽燥明显可加麦冬、玄参;失眠重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此外,饮食调理也至关重要。患者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滋阴润燥之品如百合、银耳、莲子等。生活作息上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新版指南通过细化辨证分型使临床诊疗更具针对性,有助于提高疗效。医生在实际运用时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方案,才能取得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