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小儿尿血的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儿科临床医师对小儿尿血的诊疗工作。
Title:TCACM 1252-2019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diatric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Pediatric Hematuria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CM 1252-2019《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尿血》中,有一条重要的变化是关于尿血的辨证分型。新版本对“湿热下注”这一类型的描述更加细化,并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治疗方案。
在旧版指南中,“湿热下注”主要以清热利湿为主,但具体药物组合较为笼统。而在新版指南中,明确指出对于湿热下注导致的小儿尿血,应采用八正散加减治疗。八正散由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栀子、大黄、甘草、木通等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的作用。其中,瞿麦和萹蓄能够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车前子与滑石可以利水渗湿;栀子清热燥湿;大黄泻火通便;甘草调和诸药;木通则有助于疏通经络、利尿通淋。
在应用过程中,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如果患儿伴有明显腹痛,可加入延胡索、白芍等药物以缓解疼痛;若尿血量多且颜色鲜红,则需加重凉血止血药物如生地黄、牡丹皮等的比例。此外,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及时调整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通过这样的详细解读可以看出,新版指南不仅继承了传统中医理论,还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这体现了中医药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也更好地满足了临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