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TCACM 1197-2019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CACM 1197-2019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中医儿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诊疗指南小儿
    15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3.5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儿科对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儿科临床医生对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工作。
    Title: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封面预览

    TCACM 1197-2019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拓展解读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关于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标准,以TCACM 1197-2019版为例,其中对治疗原则和药物使用进行了更为细化的规定。在这一指南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对于脾虚血瘀证型的描述与治疗方案的调整。

    在旧版指南中,脾虚血瘀证主要强调了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基本原则,但具体用药上较为笼统。而在新版指南中,则明确提出了以“健脾补肾、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并特别推荐了复方丹参滴丸等现代中药制剂的应用。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脾虚血瘀证的小儿ITP患者,可以采用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材来健脾益气,同时加入丹参、赤芍、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材。此外,复方丹参滴丸因其良好的活血化瘀效果,在改善患儿微循环障碍方面表现突出,能够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减轻出血症状。

    这种调整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也更加符合现代医学对ITP发病机制的认识,即脾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引发血瘀,最终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倾向。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遵循新版指南,采用“健脾补肾、活血化瘀”的综合疗法,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愈率。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CACM 1196-2019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神经性尿频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