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小儿遗尿症的诊断依据、辨证论治、治疗方法及预防调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儿科医师对小儿遗尿症的临床诊疗工作。
Title: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Enure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151-2019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关于小儿遗尿症的重要变化体现在对证候分型和治疗原则的细化上。相比旧版,新版指南更加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并在具体操作层面给出了更为详细的指导。
以“肾气不足型”为例,在老版指南中,对于此类患儿的描述较为笼统,仅提出需温补肾阳、固涩止遗的原则,但在具体药物选择上缺乏明确指引。而在新版指南中,则明确指出可选用金匮肾气丸为基础方剂,并根据个体差异灵活加减药材。例如,若患者伴有畏寒肢冷症状明显者,可以增加附子、肉桂等温热性质较强的药材;而对于小便清长且频数明显的患儿,则可适当加入桑螵蛸、益智仁等具有缩尿作用的药材。这种调整使得临床医生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用药方向,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新版指南还特别强调了非药物疗法的重要性,如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手段也被纳入推荐范围之内。尤其是针对一些长期服药效果不佳的孩子,通过刺激关元穴、三阴交穴等穴位,配合腹部按摩手法,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疗效。
综上所述,《TCACM 1151-2019》不仅继承了中医理论体系下对小儿遗尿症的认识,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严谨的补充和完善,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