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诊断、辨证论治及预防调护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疗和健康管理。
Title: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ACM 1356-202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指南》中关于“肾虚证候分型”的修订内容为主题,详细解读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在旧版指南中,肾虚证候的分型较为笼统,仅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大类。而在新版指南中,新增了“肾精亏虚”这一细分类型,并对原有分类进行了调整。这种修订基于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和文献分析的结果,更加符合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的认识。
以“肾精亏虚”为例,新版指南指出,此类型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精神疲乏、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且骨密度降低更为显著。治疗上强调补肾填精为主,可选用熟地黄、山茱萸等药物。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仔细辨别患者的具体表现,如出现明显的健忘失眠,应增加具有安神作用的药材;若伴有明显疲劳,则需加强补气养血的成分。
通过这一修订,不仅使辨证施治更加精准,也提高了临床疗效。例如,在某医院开展的一项对比研究中,采用新版指南方案治疗的患者,其骨密度改善率较旧版方案提高了约15%,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下降。
总之,新版指南对肾虚证候分型的细化,为临床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依据,值得广大中医工作者深入学习并应用于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