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中磨工工序的工时定额计算方法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领域的磨工工序工时定额的制定与管理。
Title:Special Auxiliary Machine Armament Mechanical Processing Man-hour Quota - Grin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J74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CB 1082.5-1989是中国船舶工业领域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用于规范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中的磨工工序工时定额。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并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磨工作为机械加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工时定额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运行效率。
磨工工序是特辅机武备制造的关键步骤之一,它通过精密的研磨工艺提升零件表面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在这一过程中,工时定额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生产计划的可行性。例如,在加工高强度合金钢部件时,合理的磨削参数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的性能,还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刀具损耗。
根据CB 1082.5-1989的规定,磨工工序的工时定额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类型、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以及原材料特性等。此外,该标准还提供了针对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参考值,为企业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提供了指导。
某军工企业曾利用CB 1082.5-1989标准优化了其特辅机武备生产线上的磨工环节。通过精确计算每道工序所需的工时,并结合先进的数控机床技术,该企业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同时将整体生产周期缩短了约20%。这一改进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后续的技术升级积累了宝贵经验。
CB 1082.5-1989标准对于推动中国船舶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磨工工序的规范化管理,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进步,相信这一标准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