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特辅机武备热加工中锻压工艺的工时定额计算方法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特辅机武备制造过程中锻压工艺工时定额的制定与管理。
Title:CB 1081.3-1989 Special Auxiliary Machinery Armament Thermal Processing Man-hour Quota - Forging and Pr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J72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CB 1081.3-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 锻压”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回答: CB 1081.3-1989 是中国船舶行业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特种辅助机械及武器装备在热加工(如锻造和冲压)过程中的工时定额。该标准旨在规范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并为成本核算提供依据。它涵盖了不同材料、设备和工艺条件下的具体工时计算方法。
回答: 热加工工时定额是指完成某一特定热加工工序所需的标准时间。它包括加热时间、操作时间、冷却时间和辅助时间等。这些时间的确定基于实际生产经验、技术参数和设备性能,是制定生产计划的重要参考。
回答: 定额管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明确工时定额,企业可以合理安排生产任务,避免资源浪费或过度加班现象。此外,它还为企业提供了评估工人绩效和改进生产工艺的基础数据。
回答: CB 1081.3-1989 主要适用于船舶制造及相关配套行业的特种辅助机械和武器装备制造领域。例如,舰艇上的推进系统部件、武器支架和其他高强度零部件的生产均可参考此标准。
回答: 在锻压工时定额中,“基本工时”指的是直接用于锻造或冲压操作的时间;而“附加工时”则包括准备阶段(如模具安装)、清理阶段(如去除毛刺)以及其他辅助工作所需的时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工时定额。
回答: 是的,该标准充分考虑了不同材料的特性对工时的影响。例如,高强度钢可能需要更高的加热温度和更长的操作时间,因此其对应的工时定额会相应增加。
回答: 当实际生产条件与标准设定不符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调整工时定额:
回答: 不完全适用。虽然该标准适用于多种锻压设备,但具体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可能会导致实际工时略有差异。因此,在应用时需结合设备说明书进行适当修正。
回答: 验证工时定额的合理性可以通过以下步骤:
回答: 截至目前,CB 1081.3-1989 尚未被正式废止或替代。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需求的变化,建议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必要时可向主管部门咨询是否有新的标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