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氢醌、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对硝基苯的采样和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上述化学物质的职业卫生监测及相关场所的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Factors in Workplace Air - Hydroquinone, Resorcinol, Catechol, and p-Nitrobenzene
中国标准分类号:X1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 第18部分:氢醌、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对硝基苯》(TWSJD 18.13-2021)为例,重点探讨新旧版标准中样品采集方法的变化及其实际应用。
在旧版标准中,样品采集通常采用溶液吸收法,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在低温环境下可能会因溶液结冰而导致采样中断。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改进,推荐使用固体吸附剂管进行样品采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范围:新标准明确规定固体吸附剂管适用于多种环境条件下的采样,尤其是温度较低的情况。这意味着即使在寒冷季节,也能保证采样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 操作流程:相较于溶液吸收法,使用固体吸附剂管时需要更加注意采样前后的检查和密封性测试。新版标准详细描述了如何正确连接吸附剂管与采样泵,并强调了在运输过程中防止吸附剂管受到物理损伤的重要性。
3. 分析步骤:当采用固体吸附剂管收集样本后,解吸过程也有所不同。新版标准指出了解吸液的选择以及解吸时间的要求,确保能够准确地将待测物质从吸附剂上释放出来用于后续检测。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从溶液吸收法到固体吸附剂管的应用转变不仅提高了采样的可靠性和适应性,还增强了整个测定流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而言,在实施新的采样方案时应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每一步骤,从而获得更为精确的数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