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环保
  • TPSC 1.3-2022 船舶压载水检测方法 第3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TPSC 1.3-2022 船舶压载水检测方法 第3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船舶压载水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微生物
    18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1.9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船舶压载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处理、培养及结果判定等步骤。本文件适用于船舶压载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定量和定性检测。
    Title:Detection methods for ship ballast water - Part 3: Escherichia coli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 封面预览

    TPSC 1.3-2022 船舶压载水检测方法 第3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 拓展解读

    TPC S 1.3-2022《船舶压载水检测方法 第3部分:大肠埃希氏菌》与旧版相比,在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的操作细节和结果判定上进行了优化。本文以“新版标准中大肠埃希氏菌平板计数法的改进”为主题,对这一变化进行深入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大肠埃希氏菌的平板计数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然而,这种培养基存在选择性过强的问题,可能导致部分目标菌株未能有效分离。新版标准引入了改良的伊红亚甲蓝琼脂(EMB)培养基,其优势在于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大肠埃希氏菌的典型特征——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制备待测样品的稀释液,并取适量稀释液均匀涂布于EMB培养基表面。经过36±1小时、37±1℃恒温培养后,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形态。对于直径大于0.5mm且呈现紫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即可初步判断为大肠埃希氏菌。为进一步确认,可挑取典型菌落进行生化试验或分子生物学鉴定。

    这一改进显著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水质样本时,能有效减少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发生概率。同时,使用EMB培养基还简化了操作流程,缩短了检测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PSC 1.2-2022 船舶压载水检测方法 第2部分:大于等于10 μm且小于50 μm活体生物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