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倒地铃种子超低温保存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操作步骤、保存条件及质量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倒地铃种子的超低温保存及相关研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ltra-low Temperature Preservation of Pilea microphylla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倒地铃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中,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在于种子预处理方法。在TCACM 1326.24-2019中,对种子预处理的要求更加细化和严格。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倒地铃种子的预处理步骤较为简单,通常仅包括清洗和初步干燥。而在新版标准中,增加了种子活力检测、病原菌检测以及不同浓度梯度的化学药剂处理等环节。这些新增内容旨在确保种子在进入超低温保存前具备更高的存活率和更好的健康状态。
例如,在种子活力检测部分,要求使用四氮唑(TTC)法来评估种子的生命力。具体操作时,需将种子浸泡于一定浓度的TTC溶液中,并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染色情况。若大部分种子胚部被染成红色,则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活力,适合进一步处理。
此外,关于化学药剂处理,新版标准推荐了多种消毒剂如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用于去除表面附着的微生物污染。每种药剂都有特定的使用浓度及时长规定,以平衡杀菌效果与对种子活性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倒地铃种子在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的长期稳定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材料保障。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各项预处理工作,以获得最佳保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