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花树种子超低温保存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白花树种子的超低温保存及相关研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ltra-low Temperature Preservation of White Flower Tree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白花树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是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TCACM 1326.12-2019《白花树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中,有一项关键变化值得关注,即对种子预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调整。
旧版标准中,对于白花树种子的预处理通常采用4℃冷藏7天的方式。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过程被修改为先在25℃环境下放置24小时,随后转入-18℃冷冻24小时,最后再回到4℃冷藏7天。这种改变主要是基于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这样的预处理方式能够更好地保持种子活力并提高其耐受性。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将采集到的新鲜白花树种子立即置于25℃条件下适应环境,这一步骤有助于种子内部代谢活动恢复正常,避免因突然降温造成的伤害。接着迅速转移到-18℃冷冻箱内继续存放24小时,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内的自由水转变为结合水,减少冰晶形成对细胞结构的影响。最后再移至4℃冷藏室静置一周,进一步稳定种子状态,为后续的超低温保存做好准备。
通过这样的预处理流程,可以显著提升白花树种子在液氮中的存活率,并延长其保存期限。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注意控制环境湿度,确保整个预处理阶段的干燥程度符合要求,以防止水分过高导致种子品质下降。此外,定期检查种子的状态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障整个保存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