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樟种子超低温保存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保存效果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樟树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ltra-low Temperature Preservation of Camphor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326.9-2019樟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规程》中关于种子预处理方法的变化及其应用解析
在TCACM 1326.9-2019与旧版标准相比,最显著的差异体现在种子预处理方法上。旧版标准中对种子预处理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但并未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条件。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部分得到了细化和完善。
新版标准明确规定,樟种子在进行超低温保存前,应先进行分级筛选,去除杂质和不饱满的种子。然后将合格种子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自然晾干,直至含水量降至10%-15%之间。此外,还要求在晾晒过程中定期翻动种子,确保其均匀干燥。这一系列操作能够有效提高种子的耐受性,为后续的超低温保存奠定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当严格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执行种子预处理过程。首先,准备一个干净、无污染的工作台,并配备必要的筛分设备和称重工具。其次,在筛选过程中要仔细检查种子的状态,确保没有病虫害或机械损伤。接着,将筛选后的种子摊放在透气性好的网筛上,放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每隔4小时轻轻翻动一次种子,持续晾晒约72小时,期间需使用电子天平定时测量种子含水量,直到达到规定范围为止。
通过这样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樟种子在超低温环境下的存活率和萌发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长期保存的目的。这一改进不仅符合最新技术规范,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