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鸟类驱避剂活性试验的笼养饲喂法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评价鸟类驱避剂对目标鸟类的驱避效果。
Title:Criteria for Bird Repellent Activity Test by Caged Feeding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ZNX 019-2021鸟类驱避活性试验准则》中关于“笼养饲喂法”的新旧版本差异为切入点,重点分析“试验环境条件”这一关键要素的变化及其应用。
在旧版标准中,对试验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为宽泛,仅提出需保证实验动物的基本生存需求,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周期。然而,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细化,明确规定了温度应控制在20℃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5%到65%,同时要求光照周期为12小时光/12小时暗循环。这种调整不仅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可比性,还确保了实验过程中鸟类生理状态的一致性。
例如,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影响鸟类的代谢活动,从而干扰其对驱避剂的反应。同样地,不稳定的湿度水平可能导致实验设备上的水分蒸发速度变化,进而影响驱避剂的效果评估。因此,严格按照新版标准设定环境条件,能够有效减少非目标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这样的细节优化,新版标准为鸟类驱避活性试验提供了更加科学严谨的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