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开挖管道施工用球墨铸铁顶管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非开挖管道施工中使用的球墨铸铁顶管。
Title:Non-Excavation Pipeline Construction using Ductile Iron Jacking Pip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1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非开挖管道施工中球墨铸铁顶管的标准更新解析——以抗拉强度公差为例
近年来,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增加,非开挖管道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TCFA 02010202-4-2021《非开挖管道施工用球墨铸铁顶管》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本文聚焦于新旧版标准中关于抗拉强度公差的重要变化,结合实际应用提供深度解读。
抗拉强度公差的变化及背景
在旧版标准中,球墨铸铁顶管的抗拉强度公差范围较宽,这可能导致产品性能参差不齐。新版标准将抗拉强度公差从原来的±15%收紧至±10%,旨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满足更高标准的施工需求。这一调整是基于行业反馈和工程实践提出的,特别是在高水压、大口径顶管工程中,材料性能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新版标准的应用方法
1. 原材料选择
为了达到新的抗拉强度公差要求,生产厂家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例如,在生铁成分上,应确保碳、硅等关键元素的含量符合规定范围,并通过合理的配料比例优化铸件性能。此外,球化剂和孕育剂的选择也直接影响抗拉强度的稳定性,需选用经过验证的优质产品。
2. 生产工艺改进
生产过程中,浇注温度、冷却速度以及热处理工艺对最终性能至关重要。新版标准要求厂家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例如精确控制浇注温度在1350℃~1400℃之间,同时避免过快冷却导致组织结构异常。对于部分特殊用途的顶管,还可能需要进行正火或调质处理,以进一步提升抗拉强度的均匀性。
3. 检测与验收
根据新版标准,每批次顶管都需按照规定的抽样比例进行抗拉强度测试。施工单位在接收货物时,除了检查外观尺寸外,还需重点关注力学性能指标是否达标。若发现个别样品超出公差范围,则应退回整批货物并追查原因。此外,建议定期送检至权威机构,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实际案例分析
某大型市政工程项目曾因早期使用的顶管出现局部破裂问题,经调查发现是由于材料性能波动较大所致。在改用符合新版标准的产品后,不仅显著降低了施工风险,还大幅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这表明,严格执行抗拉强度公差要求能够为工程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综上所述,TCFA 02010202-4-2021中对抗拉强度公差的调整体现了标准化工作的不断进步。各方参与者需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质量检验等环节入手,全面贯彻新标准的要求,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