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兔场在防疫管理、环境控制、疫病防控、消毒措施、饲养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肉兔养殖场的防疫工作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in Meat Rabbit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肉兔场防疫技术规程中关于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在TSAIA 005-2022版中,相较于旧版标准,疫苗接种计划有了更细致的规定。新版标准明确要求根据肉兔的生长周期、健康状况以及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疫苗接种计划,并且强调了疫苗接种记录的重要性。
以疫苗接种记录为例,新版标准不仅要求记录疫苗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接种日期等基本信息,还新增了免疫效果评估这一项内容。这意味着,在完成疫苗接种后,需要对肉兔群体进行抗体水平检测,以此判断疫苗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免疫效果。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抗体水平低于标准值,则需重新制定加强免疫方案。
例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某肉兔场在春季对断奶后的幼兔进行了巴氏杆菌疫苗接种后,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应在一个月后采集部分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体滴度,若发现有10%以上的样本抗体水平未达到保护阈值,则应立即组织二次免疫,同时调整后续免疫时间表,确保整个兔群都能获得有效保护。
此外,新版标准还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疫苗接种记录,比如利用电子档案系统实时更新每只兔子的免疫信息,便于追溯查询和统计分析。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误差,同时也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总之,新版标准通过强化疫苗接种计划的执行细节,进一步提升了肉兔场的疾病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