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药材三七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绿色药材三七的生产及管理。
Title:Green Medicinal Materials - Notoginse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YNZYC 0004-2021绿色药材三七栽培技术规程的优化与实践》
在遵循TYNZYC 0004-2021绿色药材三七栽培技术规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灵活执行和优化措施来提升栽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首先,在整地环节上,规程要求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地块情况适当调整深度。对于土质疏松的地块,可以减少翻耕深度至25厘米左右,既能满足三七生长需求,又能够节省人力物力。
在施肥管理方面,规程规定每亩施用有机肥不少于2000公斤,化肥氮磷钾比例为2:1:2。为了降低成本,可以在保证肥料总养分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有机肥用量至2500公斤,并减少化肥用量。通过这种方式既符合规程要求,又能有效降低化肥投入成本。
病虫害防治是三七栽培中的重要环节。规程建议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控。实践中,可以优先使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黄板诱捕等,再辅以生物农药,最后才考虑化学药剂。这样不仅能有效控制病虫害,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药材品质。
此外,规程要求三七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种植25株左右。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对于肥沃土壤且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到30株/平方米;而对于贫瘠土壤或管理水平较低的地块,则可以减少到20株/平方米。这种灵活调整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在灌溉管理上,规程要求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湿度变化灵活调整灌溉频率和水量。例如,在雨季可以适当减少灌溉次数和水量,而在干旱季节则需要增加灌溉频次和水量。这样既能确保三七正常生长,又能避免水资源浪费。
通过上述这些灵活执行和优化措施,不仅能够更好地遵守TYNZYC 0004-2021绿色药材三七栽培技术规程,还能显著提高栽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