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薯采后贮藏过程中病虫害管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甘薯采后贮藏期间的病虫害防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harvest Storage Disease and Pest Management of Sweet Pot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甘薯采后贮藏病虫害管理技术是保障甘薯品质和延长储藏期的关键环节。TGDP 39-2021技术规程为行业提供了标准化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灵活执行、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的空间依然存在。
首先,在采收环节可以增加灵活性。规程建议在晴天上午进行采收,但若遇到特殊天气情况,如短暂的降雨间隙,也可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此外,采收工具的选择上,除了常规的锄头和铲子外,还可以根据地块条件选用小型机械,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减少人工成本。
其次,在分级与预处理过程中有优化空间。规程要求严格分级以保证产品质量,但可以采用更加高效的光电分选设备替代传统的人工挑选,这不仅提升了分选精度,还降低了劳动力需求。同时,在预处理阶段,适当调整干燥时间和温度设置,结合环境温湿度变化,找到最佳平衡点,既可确保甘薯表面水分快速蒸发,又避免过度干燥导致表皮破裂。
再者,在贮藏管理方面也有诸多改进措施。规程提倡使用通风库或冷藏库,可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及市场需求调整具体参数。例如,对于短期储存,可以通过调节夜间自然通风量来降低运行能耗;而对于长期保存,则需密切监控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及相对湿度等指标,并据此动态调整除湿机或加湿器的工作状态。另外,定期检查库内设施状况,及时维护制冷系统和密封条,防止冷桥效应发生,也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上同样存在创新点。规程列出了常见的病原菌和害虫种类及其防治方法,实践中可以尝试引入生物防治技术,比如利用捕食螨控制红蜘蛛侵害,或者施用微生物农药抑制黑斑病发展。这些绿色防控策略不仅能有效遏制病虫害蔓延,而且减少了化学药剂残留风险,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综上所述,尽管TGDP 39-2021技术规程为甘薯采后贮藏病虫害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通过灵活运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最佳实践路径,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并显著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