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油桃促早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选择、苗木定植、土肥水管理、植株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日光温室油桃的促早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arly Cultivation of Oil Peaches in Solar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日光温室油桃促早栽培技术规程(TSHZSAQS 00013-2021)为我国北方地区油桃提早上市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规程在设施结构设计、品种选择、定植管理等方面给出了规范性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优化空间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首先,在设施结构上,传统日光温室多采用固定式后坡角度,但可根据当地光照条件适当调整。例如,在冬季日照较弱的区域,可将后坡角度略调大至45度左右,以增加采光面积;而在光照充足的区域则可保持在40度左右,避免过多热量积聚导致病害发生。此外,温室覆盖材料的选择也应因地制宜,如选用透光率高且保温性能好的新型多功能膜材,在保证光照的同时减少能耗。
其次,在品种选择方面,规程推荐了多个适宜的早熟油桃品种,但不同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存在差异。生产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品种,同时结合砧木嫁接技术提高抗逆性和产量。例如,对于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的地块,可选用耐盐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从而扩大种植范围并降低改良土壤的成本。
再者,在定植管理环节,规程建议株行距控制在2米×3米左右,但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调整株行距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可以适当缩小株距至1.5米,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还能通过合理密植促进早期结果。同时,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根据油桃生长发育阶段精准施肥浇水,既能满足作物需求又能避免浪费。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倡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考虑成本效益比。例如,可以在关键时期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来控制蚜虫等害虫数量,而当病虫害爆发时再适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应急处理,这样既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又降低了防治成本。
综上所述,通过对日光温室油桃促早栽培技术规程中的各项措施进行灵活调整与优化,可以在确保产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