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大棚冬枣促早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定植管理、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大棚冬枣的促早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arly Cultivation of Winter Jujube in Greenhouses i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HZSAQS 00011-2021新疆大棚冬枣促早栽培技术规程》是指导新疆地区大棚冬枣促早栽培的重要规范。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规程的灵活性、优化流程并降低成本:
一、灵活调整大棚结构参数
规程规定了大棚的高度和跨度,但可根据当地风速、积雪量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例如,在风力较大的区域可以适当降低棚顶高度以增强抗风能力;在降雪较多的地区则需增加大棚承重设计,确保安全。
二、优化温湿度管理方案
规程提供了温度和湿度控制的标准范围,但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冬枣生长阶段进行动态调整。比如,在萌芽期可适度提高温度促进发芽;果实膨大期则要保持适宜的昼夜温差,以利于糖分积累。
三、合理安排灌溉施肥计划
规程明确了灌溉频率和施肥种类,但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和植株长势灵活调整。例如,在降水较多的季节减少灌溉次数;对于长势较弱的植株可适当增加氮肥比例,而进入结果后期则需重点补充磷钾肥。
四、创新病虫害防治措施
规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但实践中可以引入生物防治手段替代部分化学药剂使用。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采用物理隔离措施预防病害传播等,既环保又经济。
五、探索机械化作业应用
规程强调人工操作的重要性,但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可以在部分环节引入机械化设备。如使用小型拖拉机进行土地翻耕;采用自动喷灌系统代替传统人工浇水等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支出。
六、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规程没有提及信息化管理的内容,但在现代种植业中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非常必要。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并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从而实现精准化种植。
综上所述,《TSHZSAQS 00011-2021新疆大棚冬枣促早栽培技术规程》为新疆地区大棚冬枣促早栽培提供了基本遵循,但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在执行过程中找到更多弹性空间,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效益并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