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桃红四物汤的精准煎煮工艺、质量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桃红四物汤的标准化煎煮与质量评价。
Title:Quality specification for precise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Taohong Siwu Decoction—Part 3: Precise deco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发布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CM 1423.3-2022《精准经方质量规范 桃红四物汤 第3部分:精准煎煮》中,相较于旧版标准,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煎煮时间”的明确规定。新标准对桃红四物汤的煎煮时间进行了更精确的界定,强调了不同药材在煎煮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精准煎煮”的核心理念。
旧版标准中,对于桃红四物汤的煎煮时间多为模糊描述,如“先武火后文火煎煮30分钟”等,缺乏具体操作依据。而新版标准则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实践,将煎煮时间细化为“首煎25分钟,二煎15分钟”,并明确了两次煎煮后的药液合并使用的要求。
这一变化的意义在于:传统煎煮方式往往忽视了药物成分随时间释放的差异性,导致有效成分提取不充分或过度煎煮破坏有效成分。例如,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类药材,在长时间煎煮下容易挥发或分解,影响疗效;而当归、川芎等补血行气药材则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充分释放有效成分。
新版标准通过明确两次煎煮的时间,既保证了药材中易挥发成分的保留,又确保了其他成分的有效提取,从而提升了桃红四物汤的整体质量和临床疗效。此外,该规定也为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企业及患者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标准化进程。
在实际应用中,煎煮者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避免因个人经验或习惯影响药效。同时,还需注意煎煮器具的选择、水量控制以及火候调整,以确保煎煮过程符合精准化要求。只有将标准真正落地,才能实现从“经验煎煮”向“科学煎煮”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中医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