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秸秆青贮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青贮制作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和储存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豆秸秆青贮饲料的生产与使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ybean Straw Sil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XCY 88-2024《大豆秸秆青贮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更新。本文以“青贮原料含水量控制”这一关键条文为例,深入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青贮原料的含水量直接影响到青贮饲料的质量。根据THXCY 88-2024的规定,大豆秸秆青贮时,原料的理想含水量应在60%-70%之间。这一范围能够确保乳酸菌的最佳发酵环境,从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青贮饲料的保存时间。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测定并调整大豆秸秆的含水量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可以通过目测法初步判断:当秸秆用手紧握后自然下垂,有少量水分从指缝中渗出但不滴落,则表明含水量大致符合要求。此外,还可以使用专业的水分测定仪进行精确测量。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含水量低于60%,可以通过喷洒适量清水来增加湿度,并充分搅拌均匀后再装填至青贮设施内。反之,若含水量超过70%,则需通过摊晾或添加干物质如粉碎的玉米芯等方式降低湿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有助于加速水分蒸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整含水量的同时,还应兼顾其他影响青贮质量的因素,比如原料的切碎长度、压实程度以及密封效果等。只有综合考虑这些要素,才能真正实现高效优质的青贮效果。
总之,遵循THXCY 88-2024的新规,科学合理地控制大豆秸秆青贮过程中的含水量,不仅能够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更能有效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