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勘察的数字化技术要求,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陆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及运维阶段的智能勘察数字化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Survey Digitalization of Lan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CTAS 153-2024《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勘察数字化技术规范》在继承前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更新与优化,其中关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的要求变化尤为显著。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更加强调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复杂地形勘察中的精度控制以及数据处理流程的标准化。
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例,新旧版本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对点云密度和测量误差的具体数值要求上。旧版标准仅提出了一般性的指导原则,而新版则明确规定:对于平原地区,点云密度应不低于每平方米500个点;而对于山地丘陵区域,则需达到每平方米800个点以上。此外,测量误差也被严格限定为±5毫米以内。
那么如何正确实施这一技术呢?首先,在项目启动阶段就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并合理规划扫描站位,确保覆盖所有目标区域且避免出现盲区。其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设定参数,如扫描频率、反射强度阈值等,同时做好标靶布置工作以便后续配准校正。最后,在数据后处理环节,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拼接整合时应注意剔除异常值,并依据工程需求生成精确的三维模型文件。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不仅能够提升勘察成果的质量水平,还有效促进了勘察工作的效率提升及成本降低,为我国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