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供集体用餐单位食用农产品加工配送的基本要求、场所与设施要求、加工配送过程控制、检验与追溯、管理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为集体用餐单位提供食用农产品加工配送服务的企业或机构。
Title:Supply and Processing Standards for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r Group Meal Un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CLJS 005-2024《供集体用餐单位食用农产品加工配送规范》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值得关注,即对“原料验收”的要求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范。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不仅增加了更多具体的操作细节,还引入了风险控制的理念。
以“原料验收”为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1. 供应商评估:首先,需要对所有原料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这包括但不限于查看其资质证明、生产能力以及以往的合作记录等。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2. 现场检查:当收到货物时,应当立即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产品的感官特性(如颜色、气味)、包装完整性、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同时,还需确认运输条件是否满足保持产品质量所需的要求。
3. 抽样检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抽样比例,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重点检测项目可能包括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以及其他潜在危害物质等。
4. 记录保存:每一次验收过程都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验收时间、地点、人员、结果等内容。这些资料将成为日后追溯问题来源的重要依据。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严格把控,可以有效提高原料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保障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述流程看似繁琐复杂,但它们却是保证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各相关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