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植保无人飞机在大田作物冠层上进行喷雾作业时,喷雾沉积量的测量方法、试验条件、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植保无人飞机对大田作物进行农药喷洒作业时的喷雾沉积量测量与评估。
Title:Measurement Method for Spray Deposi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on Field Crop Canopy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NJ 1210-2020植保无人飞机大田作物冠层上喷雾沉积量测量方法》标准为规范植保无人机喷雾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该标准的执行灵活性、优化工作流程并降低实施成本。
首先,在设备选择上,应根据作业环境和作物特性合理配置喷头类型及数量。例如,对于高秆作物可采用多层喷洒装置以确保药液均匀分布于冠层各部位。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喷头流量的实时调整,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资源。
其次,在数据采集环节,可以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对图像或传感器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处理。通过建立数据库积累不同条件下喷雾效果的数据样本,从而构建预测模型,指导后续操作参数设置。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便携式检测仪器代替传统实验室分析方法,缩短检测周期并减少运输成本。
再者,在结果评估阶段,除了按照标准规定的指标外,还应该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考量。比如计算单位面积用药成本与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佳平衡点;或者关注长期生态效应,避免因过度依赖化学农药而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最后,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和技术支持网络至关重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新工具、新技术的理解运用能力;同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技术支持服务,及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总之,《TNJ 1210-2020》作为一项行业准则,在促进植保无人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要想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改进,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