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江白芍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质量要求和包装贮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范围内按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要求生产的中江白芍的生产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ed Product - Zhongjiang White Peon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江白芍生产技术规范》(TZJPLH 02-2021)是指导中江白芍种植和加工的重要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该标准提供了基础框架,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度调整,以提高效率并节约成本。
首先,在选地整地环节,虽然标准要求土壤需满足特定的理化性质,但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改良措施来适应不同地块的特点。例如,通过施加有机肥或使用土壤调理剂改善土质,从而扩大适种区域。同时,机械化耕作能够显著降低人工成本,只要确保深耕深度符合要求即可。
其次,关于种植密度与施肥管理,标准给出了推荐值,但实际操作时应根据当年气候条件以及植株生长状况灵活调整。遇到干旱年份可适当减少初期密度,待幼苗成活后再行补种;合理安排追肥时间与量,避免浪费肥料资源。
第三,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提倡绿色防控手段,这为创新防治方法预留了空间。比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或者借助物理隔离设施如防虫网减少病害发生几率。此外,建立预警机制也能帮助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点,采取针对性措施。
第四,对于采收期的规定,虽然标准设定了一个大致范围,但考虑到市场行情变化及储存需求,可以在允许范围内提前或延后收获。同时,改进采收工具和技术,比如推广机械化采收设备,不仅提高了作业速度,还降低了劳动强度。
最后,在初加工阶段,标准对干燥温度等参数做了明确规定,但企业可以通过试验找到最优组合方案,既保证产品质量又节省能源消耗。另外,加强信息化管理,实现从田间到车间的数据共享,有助于优化整个生产链路。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江白芍生产技术规范》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通过上述途径挖掘出的弹性空间,则为企业带来了更多自主权与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