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米适度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标识。本文件适用于大米加工企业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对大米适度加工过程的管理和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derate Processing of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COA 41-2021大米适度加工技术规范》为大米加工行业提供了标准化指导,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少可以优化的空间。企业可通过灵活调整工艺参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成本控制。
首先,在清理环节,可根据原料杂质含量动态调节风选和筛选强度。例如,当杂质较少时适当降低风力和筛网密度,减少能耗并保护米粒完整度;杂质较多时则需加强清理力度,确保后续工序质量稳定。
其次,在砻谷阶段,可采用变频控制技术根据稻谷水分变化自动调整碾削压力。在稻谷水分较高时增加压力以提高脱壳效率,而水分较低时降低压力避免碎米率上升。同时,合理安排不同批次稻谷的处理顺序,优先处理水分适中的稻谷,从而减少因频繁调整设备造成的停机损失。
再者,在碾米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多级碾削程序来平衡精度与效率。初期采用较宽松的碾削参数快速去除糠层,后期逐步收紧达到精确加工目标。此外,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米粒外观和碎米比例,及时反馈调整,避免过度加工导致营养流失和资源浪费。
最后,在分级包装环节,应结合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规格。对于普通消费者市场,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小包装组合满足不同家庭需求;而对于餐饮业等大宗采购客户,则提供大容量标准化包装。这样既能拓宽销售渠道又能有效降低包装材料使用量,进一步压缩成本。
通过上述措施,企业在遵循TCCOA 41-2021规范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科学地规划生产流程,既提升了运营灵活性又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