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兴县小米”谷子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与标识等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行政区域内生产的“兴县小米”谷子的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Xingxian millet\" foxtail mill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20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发布单位: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兴县农业农村局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制定和实施地方特色农产品质量控制标准过程中,标准的更新与优化往往反映着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技术进步。TSXAGS 0051-2025《“兴县小米”谷子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作为一项地方性团体标准,在内容上较旧版(如TSXAGS 0051-2018)进行了多项调整,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变化是关于“谷子水分含量限值”的调整。本文将以该条文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新老版本标准之间的差异及其对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实际影响。
原标准(TSXAGS 0051-2018)中规定,“兴县小米”谷子的水分含量应≤13.0%。这一指标在当时被认为是合理的,既保证了谷子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又兼顾了农户收割时的实际操作条件。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烘干设备的普及以及市场对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原有标准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
新版标准(TSXAGS 0051-2025)将谷子水分含量限值调整为≤12.5%。这一看似细微的变化,实际上对整个产业链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从生产端来看,农户在收割时需要更加注重谷子的成熟度与脱水情况,避免因水分过高导致后期加工困难或储存损耗。其次,在加工环节,企业需配备更高效的干燥设备,并严格控制干燥工艺,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新标准要求。此外,物流与仓储环节也面临更高要求,防止运输过程中因温湿度变化造成谷子吸湿返潮。
值得注意的是,水分含量的降低并非单纯为了提升产品等级,而是基于对“兴县小米”品质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的综合考量。高水分含量不仅可能导致谷子在储存期间发生霉变、虫蛀等问题,还可能影响后续加工过程中米粒的完整性与口感。因此,新版标准通过更为严格的水分控制,旨在提升产品的整体品质和市场认可度。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适应这一变化意味着要从原料采购、加工工艺到成品检测进行全面升级。建议企业建立完善的水分检测体系,定期校准检测设备,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同时,加强与种植户的沟通,推广科学的收获与初加工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水分含量。
总体来看,TSXAGS 0051-2025对谷子水分含量限值的调整,体现了地方标准在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它不仅是技术参数的微调,更是对“兴县小米”品牌价值提升的重要支撑。对于相关从业者而言,理解并落实这一变化,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