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火龙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繁育、园地建立、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火龙果的生产过程。
Title:Green Food - Pitaya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色食品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TZLX 013-2021为规范火龙果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挖掘以下弹性空间以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
一、品种选择方面
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主栽品种。如在高温干旱地区可优先选择耐热性强的红肉品种,在低温多雨地区则宜选择抗寒性好的白肉品种。
二、栽培管理环节
1. 施肥管理上,可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适当调整肥料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浪费。
2. 病虫害防治时,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优先使用物理和生物方法,必要时再合理使用化学药剂,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又能减少用药成本。
3. 水分管理上,可安装滴灌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和植株需水规律进行精准灌溉,既节约用水又提高水分利用率。
三、采收与储运阶段
1. 采收时间可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整,旺季适当提前采收,淡季则可适当推迟。
2. 储运过程中,可通过改进包装方式降低损耗率,例如采用透气性好的专用包装箱,既能保证果实品质,又能降低包装成本。
四、技术创新应用
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如智能监测系统、无人机植保等,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长期来看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摊薄单位成本。
五、组织管理优化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户技术水平;建立合作社或联合体,统一采购农资、集中销售产品,增强议价能力,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不违背规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火龙果生产的灵活调整和成本控制,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