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评价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稻生产过程中绿色防控覆盖率的评价。
Title:Evaluation Method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verage of Rice Diseases and Pests - TZNZ 076-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提升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评价方法的灵活性与经济性》
在实施TZNZ 076-2021标准时,我们可以在多个环节进行创新和优化。首先,在数据采集阶段,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例如,在田间调查中,除了传统的实地考察,还可以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和智能传感器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覆盖更广的范围,还能实时监测水稻生长情况及病虫害动态变化。
其次,在指标体系构建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权重分配。不同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种植习惯等因素差异,各指标的重要性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定期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可以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再者,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绿色防控措施组合,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合理搭配使用。此外,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也至关重要,只有当广大农户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技能后,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实施。
最后,在成本控制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来降低投入。比如鼓励农资企业之间开展合作交流,共同开发低成本但效果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或者组织合作社统一采购物资以获得优惠价格等途径来减少开支。另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给予适当补贴扶持政策,减轻农户负担。
通过上述措施,不仅可以增强该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适应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紧张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