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园中诱虫板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诱虫板的选择、使用方法、维护管理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安徽地区茶园采用诱虫板进行害虫绿色防控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Use of Insect-Inducing Boards in Tea Gard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实施TCTSS 26-2021《茶园诱虫板使用技术规程》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弹性空间,实现流程优化和成本控制。
首先,在选择诱虫板类型上可以更具灵活性。根据茶园的具体情况,如害虫种类、季节变化等因素,合理选用黄板或蓝板。例如,在春季主要防治蚜虫时可多用黄板,而在夏季针对飞虱等害虫则增加蓝板的使用比例。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诱虫板的配置,既保证了诱虫效果又避免了资源浪费。
其次,关于诱虫板的悬挂高度和密度设置,也存在一定的调整余地。规程建议的标准是诱虫板悬挂于茶树冠层上方30-50厘米处,但具体操作时应结合茶园地形地貌以及茶树生长状况进行微调。对于平缓地带且茶树长势均匀的茶园,可以适当降低悬挂高度至30厘米左右以提高捕获率;而对于坡度较大或者茶树高低不一的区域,则需适当抬高悬挂高度。此外,诱虫板的密度也可以依据茶园面积大小和害虫密度灵活调整,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投入。
再者,在诱虫板的更换周期管理上同样有优化空间。规程规定诱虫板一般每30天更换一次,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诱虫板上的虫体数量来决定是否提前更换。当发现诱虫板上聚集大量害虫影响其正常工作效能时,应及时更换,从而提升整体防治效率并减少无效作业时间。
最后,加强日常巡查维护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期检查诱虫板的状态,及时清理表面灰尘杂物,并对损坏或褪色严重的诱虫板予以更换,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同时,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更高效地完成相关任务,进一步节省人力成本。
综上所述,通过对诱虫板类型的选择、悬挂参数的设定、更换周期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的强化等方面进行优化,可以在遵循TCTSS 26-2021规程的基础上找到更多弹性执行点,达到既有效防控病虫害又节约开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