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焉耆县富硒小麦种植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焉耆县区域内富硒小麦的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nium-Enriched Wheat Cultivation in Yanqi Coun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焉耆县富硒小麦种植技术规程(TXJBZFX 002-2021)为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以下方式灵活执行并优化流程,实现成本控制。
首先,在土壤改良环节,可根据地块的具体硒含量调整施硒量。规程建议的初始值为每亩施用亚硒酸钠50克,但应结合土壤检测结果进行微调。若土壤本身含硒较高,则可适当减少用量,反之则需适量增加,以确保硒元素的合理分布。
其次,关于施肥方案,规程推荐采用氮磷钾复合肥配合有机肥的方式。实践中可以引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精确计算所需肥料种类和数量。例如,在高氮土壤上减少氮肥施用,转而增加磷钾肥比例,既能满足作物需求又避免浪费。
再者,在灌溉管理方面,规程规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灌溉频次与水量。然而,面对气候变化或水资源紧张的情况,可以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并结合气象预报动态调整灌溉计划。通过精准灌溉不仅能够节约用水,还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上,规程列出了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为了降低农药使用成本并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同时结合物理防治手段如黄板诱杀。对于化学药剂的选择也要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原则,尽量选用低毒高效的环保型农药。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在遵守规程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执行路径,既保证了富硒小麦的质量安全,又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