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第三方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工作原则、组织管理、人员能力、业务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第三方机构在各级政府及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服务提供。
Title:Norms for Third-party Institutions to Carry Out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ork (Part 1: Basic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3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CH 004-2021标准为第三方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但在实际操作中,完全照搬条文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要实现高效运作,需在严格遵守核心原则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灵活性。
首先,在项目立项阶段,可以建立动态评估机制。传统做法是固定周期评审,但可根据项目特性设置触发式评估节点。比如对于周期较长的大项目,可在关键里程碑时点进行阶段性审查,这样既能及时发现问题,又能避免频繁全面评估带来的成本增加。
其次,在数据收集环节,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效率。例如采用云计算平台集中存储和处理数据,既降低了本地设备投入,又便于多部门协同。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指标,选择最适宜的数据采集方式,非关键性指标可通过抽样调查或估算完成,减少工作量。
再者,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有弹性。标准中提到多种评价方法,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组合使用。对于复杂程度较高的项目,可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而对于规模较小、影响范围有限的项目,则可简化流程,采用更为简便的方法。
最后,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报告内容不必拘泥于固定格式,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结构布局。对于内部管理用途的报告,可侧重于详细数据和分析过程;而对外发布的报告则更强调简洁明了和重点突出,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通过上述措施,第三方机构能够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同时,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实现更加灵活高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