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蚕14号蚕豆在有机肥替代化肥生产中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青蚕14号蚕豆种植过程中采用有机肥替代部分或全部化肥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n Production of Qingcan No. 14 Broad Be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基于TQHNX 020-2021标准的青蚕14号蚕豆生产技术优化策略》
在遵循TQHNX 020-2021标准的前提下,青蚕14号蚕豆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生产技术有着较大的优化和成本控制潜力。首先,在有机肥配比方面,可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例如,若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偏低,则适当增加含氮有机肥的比例;若磷钾元素充足,则减少相应肥料投入,这样既能满足作物需求又避免浪费。
其次,在施肥方式上可以采取分层施肥法。即将有机肥分为基肥和追肥两部分,基肥深施于耕作层以下,利用根系生长过程逐步吸收养分;追肥则根据植株生长状况灵活调整,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适量补充速效性有机肥,促进产量提升。
再者,结合病虫害防治措施,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轮作制度也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科学规划田间布局,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发生几率,又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同时,采用合理的轮作模式,如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不仅可以减轻连作障碍,还能够充分利用不同作物对养分吸收特性的差异,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
此外,加强田间管理也是实现成本节约的重要环节。比如,及时清除杂草,避免其与蚕豆争夺养分和水分;合理灌溉,既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又防止因过度灌溉导致养分流失。这些细节上的把控,都有助于提高肥料使用效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综上所述,严格按照TQHNX 020-2021标准进行生产的同时,通过精准调控有机肥配比、优化施肥方式、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与轮作制度以及强化田间管理等手段,可以在保障青蚕14号蚕豆品质的基础上,找到更多降低成本的空间,提高整体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