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南甘蔗精细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及病虫草害精准防控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甘蔗种植区域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cise planting, management, harvesting and accura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in Yunnan sugarcan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发布单位: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I 589-2024 云南甘蔗精细种管收与病虫草害精准防控技术规程》中,相较于2018版标准,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病虫草害精准防控”部分的细化和操作性增强。其中,第6.3条关于“病虫害监测预警与施药技术”的调整尤为关键,体现了从传统经验防治向科学数据驱动的转变。
新标准中明确要求:应建立病虫害发生动态数据库,并结合气象条件、作物生长阶段及历史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分区域、分时段的施药方案。同时,强调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控手段,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率。
这一变化的意义在于,它将病虫害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对于种植户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掌握基础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比如通过田间调查记录病虫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并结合当地气象预报,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病虫害。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种植者建立“病虫害监测日志”,定期对甘蔗田进行巡查,利用手机APP或简易设备采集数据,并上传至地方农业部门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响应。此外,可与植保专家合作,根据实时数据调整防控策略,避免盲目用药,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总之,新标准在病虫害防控方面的改进,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提升,更是农业管理理念的转变。只有真正落实这些精细化措施,才能实现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