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污废水处理用复合碳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污废水处理过程中作为外加碳源使用的复合碳源产品。
Title:Wastewater Treatment Compound Carbon Source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EERT 015-2021标准为污废水处理中使用复合碳源提供了技术指导。为了在实际应用中实现灵活执行、流程优化和成本降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选择复合碳源时,应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如进水水质、处理目标等来确定最合适的碳源类型和配比。例如,对于低碳氮比的工业废水,可以选择易于生物降解且价格相对较低的有机酸类碳源;而对于高浓度有机物废水,则可以考虑使用乙醇或葡萄糖等高效碳源。
其次,在投加方式上,可以通过调整投加点的位置和时间来提高碳源利用率并减少浪费。比如将碳源直接投加到缺氧区或者好氧区前端,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反硝化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更好的脱氮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并据此动态调节碳源投加量,以确保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可以尝试采用多种碳源混合使用的方式。这样既能保证处理效果又能有效控制成本。例如将工业副产物如废酒精溶液与食品加工废弃物(如淀粉浆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作为复合碳源使用,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还能显著降低采购费用。
最后,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保持泵阀畅通无阻、检查管道是否泄漏等问题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还应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整个工艺流程的理解程度和技术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灵活执行、优化流程并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