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室照明中不舒适眩光的评价指标、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幼儿园及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设计、检测与评价,其他类似场所可参照执行。
Title:Spec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Discomfort Glare in Lighting of Kindergartens and Primary/Secondary School Class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ZSA 016-2017标准为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室的照明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特别是在控制眩光方面。为了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执行该标准并优化流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灵活执行策略
1. 光源选择:选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和光源色温,可以有效减少眩光。例如,使用带有防眩光罩的LED灯,不仅能够提供均匀的光线分布,还能显著降低眩光指数。
2. 布局调整:通过合理布置灯具的位置和角度,避免直接光源进入学生视线范围内。可以在灯具下方安装遮光板或使用间接照明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3. 动态调节系统:安装智能控制系统,根据自然光照强度自动调节人工光源亮度。这样既能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能源消耗。
流程优化建议
1. 前期规划:在项目初期就充分考虑教室的具体情况(如房间大小、窗户位置等),制定详细的照明设计方案。这有助于减少后期修改带来的额外成本。
2. 培训与监督: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按照既定方案正确安装设备,并在整个过程中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措施。
3. 定期维护检查:建立定期维护机制,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成本控制方法
1. 批量采购:与供应商协商达成长期合作关系,享受批量购买带来的价格优惠。
2. 本地化生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尝试寻找当地制造商合作定制符合要求的产品,通常会比进口产品便宜得多。
3. 节能减排措施:采用高效节能的技术手段,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费用。比如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供电等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通过上述这些具体可行的办法,在遵守TSZSA 016-2017标准的前提下,我们完全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最佳实践路径,从而实现既经济实惠又能有效改善学习环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