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枸杞及其制品中2-O-β-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AA-2βG)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枸杞干果、枸杞粉及其相关制品中AA-2βG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2-O-β-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 (AA-2βG) in Goji and Its Products -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实际操作TNAIA 049-2021标准测定枸杞及其制品中的2-O-β-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AA-2βG)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流程并降低成本:
一、样品前处理阶段
1. 样品粉碎:采用高速球磨机进行快速研磨,缩短样品制备时间,同时确保样品均匀性。
2. 提取溶剂选择:根据实验条件筛选最优提取溶剂组合,如乙腈-水体系,在保证回收率的同时减少有机溶剂使用量。
二、色谱分析阶段
1. 流动相优化:通过梯度洗脱方式调整流动相比例,既提高了分离效果又减少了运行时间。
2. 柱温控制:适当提高柱温可以加快分析速度,但需注意对分离度的影响,寻找最佳平衡点。
3. 自动进样器设置:合理设定进样体积和频率,避免浪费样品及试剂。
三、质谱检测阶段
1. 离子源参数调节:如离子化能量、碰撞能量等参数可根据待测物质特性灵活调整,以获得更高灵敏度。
2. 数据采集模式切换:对于不同浓度范围内的目标物,可以选择正负离子模式或多种扫描模式交替使用,提高检测效率。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
1. 使用标准化软件进行峰识别与积分计算,降低人为误差。
2. 建立内部标准曲线库,便于日后直接调用相关参数,简化工作流程。
3. 定期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活动,验证方法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上述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显著降低实验成本。例如,在样品前处理环节引入自动化设备后,单个样本处理时间可从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5分钟左右;而在色谱分析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则使得每次进样的耗材费用降低了约20%。此外,定期维护仪器仪表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这有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维持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