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杨凌农科”种业小麦西农511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求,包括品种特性、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及类似生态区的小麦西农511优质高产栽培。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 Wheat Xinnong 511 of Yangling Agri-Science Seed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杨凌农科”西农511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优化探讨
在实施TYLNK 15-2020规程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弹性空间,实现流程优化和成本降低: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 在保证种源纯正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播种时间。例如,在温度较高的区域可适当推迟播种期。
2. 种子处理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浓度。如对于病害较轻的地块,可适当降低杀菌剂用量。
二、整地施肥管理
1. 整地时应注重土壤结构改良,合理调配机械作业顺序,提高作业效率。如采用联合整地机具一次性完成深松、旋耕等工序。
2. 施肥方案要因地制宜,提倡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土壤检测结果精确计算肥料施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浪费。
三、田间管理措施
1. 水分管理上,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根据土壤含水量变化灵活调整灌水次数和量。在雨季可减少灌溉频次。
2. 病虫害防治方面,推行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合理安排用药间隔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四、收获与储藏
1. 收获时机的选择要科学合理,当籽粒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时及时收获,避免过度晾晒导致品质下降。
2. 储藏过程中注意控制温湿度条件,采用密封包装延长保存期限,同时定期检查防止虫害发生。
五、机械化应用
积极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从播种到收获各环节都尽可能实现机械化操作。这不仅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六、技术培训与指导
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普及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知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指导服务,帮助农户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在严格遵守规程要求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最佳实践路径,既确保了产量和质量目标的达成,又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以及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