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TYLNK 7-2020 FDCSDP-18-6.0型双层保温大棚的选址、设计要求、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农业领域中双层保温大棚的设计、建造与验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TYLNK 7-2020 FDCSDP-18-6.0 Double-layer Insulation Greenho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YLNK 7-2020 FDCSDP-18-6.0型双层保温大棚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设施农业建筑,其设计旨在提高作物生长环境的可控性并降低能耗。为了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实现更高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材料选择的弹性调整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可以考虑使用本地化的替代材料。例如,传统的镀锌钢管虽然耐用,但价格较高且运输成本大。如果项目所在地有合适的木材资源,可以采用经过防腐处理的木结构作为支撑框架的一部分。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运输费用,还能有效降低初始投资成本。
施工工艺的创新应用
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预制构件来加快工程进度并保证质量一致性。预制构件可以在工厂环境下生产完成后再运送到现场组装,这种方式减少了现场作业时间和对天气条件的依赖。此外,在基础施工阶段,合理规划排水系统的位置和布局,不仅可以避免后期修改带来的额外开销,还可以提升整个大棚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温控系统的智能化升级
对于温控系统的设计,建议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化管理。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等参数,并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加热或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这种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能节省能源消耗,还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环境控制,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后期维护策略优化
定期检查与维护是确保大棚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一套完善的维护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清洁透明覆盖物以保持透光率、检查所有连接点是否牢固以及及时更换老化部件等措施。同时,鼓励采用环保型清洁剂和技术手段来进行日常保养工作,既保护了环境又降低了维护成本。
总之,在遵循TYLNK 7-2020 FDCSDP-18-6.0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对材料选用、施工方法及后期维护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达到灵活执行、优化流程与降低成本的目的。这需要建设团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真正发挥出这些改进措施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