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农364小麦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求,包括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西农364小麦的高产栽培与生产推广。
Title:TYLNK 11-2020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Xinnong 364 Wheat Varie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杨凌农科”种业的小麦品种西农364以其高产特性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优质品种,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并探索其中可以优化的空间。
首先,在播种环节,可以根据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调整播种时间与密度。例如,在肥沃的土地上适当降低播种量以避免植株间过度竞争养分,而在贫瘠土壤中则需增加播种密度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采用精量播种机具能够有效控制种子用量,既节省成本又利于苗期管理。
其次,在田间管理方面,科学施肥是关键。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制定合理的肥料施用方案,优先使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并结合生长阶段追加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此外,利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不仅能节约水资源,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对于病虫害防治,建议采取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建立长期有效的生态平衡机制。
再者,在收获阶段,合理安排收获时间和方法至关重要。当小麦达到生理成熟但尚未完全干枯时进行联合收割机作业最为适宜,这样既能保证籽粒饱满度又能减少机械损失率。另外,通过改进脱粒清选工艺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最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注重数据收集与反馈机制建设。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记录从播种到收获各环节的关键参数,便于后期总结经验教训并持续改进技术规程。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风险,还能够为未来新品种的研发提供宝贵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杨凌农科”种业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具有较大的弹性调整空间。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这些潜力点,就能在保障产量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