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荞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荞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指导和技术规范。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 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of Buckwh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NJ 1216-2020荞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为荞麦种植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播种环节,可以依据土壤湿度和温度的变化灵活选择适宜的播种深度和播种量,这样既能保证出苗率又能避免种子浪费。在田间管理阶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无人机巡检结合地面监测设备,可以更精准地掌握荞麦生长情况,从而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减少肥料使用量并提高利用率。
对于收获环节,应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收割时间,尽量避开雨季以降低霉变风险。同时,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时需注意调整割台高度及滚筒转速等参数,确保收获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应重视收获后的处理工作,比如及时晾晒或烘干,防止因湿度过高导致品质下降。
在整体流程优化上,可以尝试将多个作业步骤合并简化,比如将施肥、播种甚至病虫害防治等功能集成到一台机械上完成,不仅减少了设备投入成本,也提高了作业效率。另外,加强农机手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机械设备的优势。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在遵守标准规程的基础上找到更多弹性执行的空间,既保障了荞麦生产的顺利进行,又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