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小杂粮品质进行快速无损检测的方法、仪器要求、样品处理及数据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小杂粮(如小米、燕麦、荞麦等)的品质指标快速检测,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等成分的测定。
Title:Quality Rapi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Small Grains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OTOP 1065-2024 小杂粮品质快速无损检测 近红外光谱法》中“样品制备”部分的新旧版差异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
在旧版标准(假设编号为TOTOP 1065-2020)中,样品制备要求较为笼统,仅规定需将小杂粮样品粉碎至一定粒度,并未对粉碎设备、操作环境等细节做出明确规定。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部分内容得到了显著细化。例如,新增了关于粉碎设备应使用低温粉碎机的要求,同时明确了操作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5℃-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范围内。
这些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因外部因素导致的测量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准备一台符合要求的低温粉碎机,确保其运行状态良好且能够稳定提供所需的冷却效果。接着,在操作前检查实验室温湿度条件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必要时通过空调系统调节至适宜范围。然后按照标准流程对小杂粮样品进行处理,注意在整个过程中尽量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氧化影响。最后完成样品制备后,应及时密封保存并尽快开展后续检测工作,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新版标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小杂粮品质快速无损检测近红外光谱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