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犬猫毫针疗法的操作技术要求,包括准备工作、消毒、针刺方法、留针时间、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从事犬猫毫针疗法的兽医及相关从业人员。
Title:Acupuncture Techniques for Dogs and Cats - Part 1: Filiform Needle Therap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VMA 207.1-2024《犬猫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部分:毫针疗法》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针刺深度的具体要求。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不同穴位的针刺深度进行了更加精确的规定,这一变化直接关系到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大椎穴”的针刺深度描述较为笼统,仅指出需根据动物体型调整。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小型犬(体重低于10kg)针刺深度为0.5-1cm,中型犬(体重10-30kg)为1-1.5cm,大型犬(体重超过30kg)为1.5-2cm,并且特别强调了当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应避免穿过肌肉层进入胸腔,以防止损伤内脏。
这种细化不仅有助于兽医更准确地掌握针刺技巧,还能够有效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风险。此外,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关于如何判断针刺到位的标准,比如通过观察针体是否稳定、有无异常反应等方法来确认针刺位置是否正确。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目标动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体重测量、毛发状况检查以及局部皮肤敏感度测试。其次,在实施针刺前,务必做好消毒工作,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具,并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卫生。最后,在完成针刺后,还需要密切观察动物的状态变化,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如呼吸急促、局部红肿疼痛等,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总之,《犬猫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部分:毫针疗法》的新版标准通过对针刺深度等关键环节作出更为细致的规定,进一步提升了该领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作为从业者,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些规范,以保障动物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