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菌栽培用米糠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米糠为原料用于食用菌栽培的产品。
Title: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Rice Br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食用菌栽培用米糠是食用菌生产中的重要基质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根据TLNSLX 015-2021《食用菌栽培用米糠》标准,对米糠的质量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等。为了在实际生产中灵活执行该标准并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严格把控米糠质量
依据标准要求,米糠应具有正常的气味和色泽,无霉变、结块现象,水分含量不超过14%,粗脂肪含量不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2%。在采购过程中,需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确保其提供的米糠符合上述指标。同时,在入库前应对每批次米糠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稳定。
二、优化仓储管理
为了防止米糠受潮变质,应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并采取防虫防鼠措施。可以采用多层货架存放,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地面堆放带来的潮湿风险。此外,还需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合理规划进货量,避免因存储时间过长而导致质量下降。
三、改进生产工艺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可通过调整培养料配方来提升米糠的利用效率。例如,在配制培养基时适当增加米糠的比例,以提高碳氮比,促进菌丝生长。同时,注意控制培养料的pH值和含水量,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对于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可以根据其生长特性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加强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型高效栽培技术。比如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菌种,使其更适应特定类型的米糠作为培养基;或者探索循环利用废弃培养料的方法,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或饲料,形成闭环产业链。这些创新举措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五、注重环保意识
在生产实践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如减少废水排放、回收利用副产物等。通过改进设备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为构建绿色低碳型社会作出贡献。
总之,只要严格按照TLNSLX 015-2021标准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就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开支。这需要从业者的持续努力以及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