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选址、土壤改良、品种选择、播种育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水稻”的种植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Good Industrial Practices for Seawater Rice - Part 2: Planting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海水稻”良好产业规范(TCAB 0082-2021)第二部分——种植规范,为海水稻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为了更好地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效率、降低种植成本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优化:
一、土壤改良技术的创新应用
1. 因地制宜选择改良材料:根据当地土壤盐碱度的不同,合理选择石灰石粉、腐殖酸肥等改良材料,避免盲目使用导致资源浪费。
2. 动态监测与调整:利用便携式土壤检测仪实时监控土壤pH值及含盐量变化,在关键时期及时补充改良物质,确保土壤处于最适宜的种植状态。
二、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
1. 滴灌与微喷结合: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与微喷相结合的方式,既能保证水分供应又能减少水资源浪费。
2. 雨水收集再利用: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经过简单处理后用于灌溉,既节约了淡水资源又降低了灌溉成本。
三、病虫害综合防控策略
1. 生物防治优先:推广使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控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降低生产成本。
2. 精准施药技术:通过无人机或智能机器人进行精准施药,不仅可以提高药物利用率还能有效控制用药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四、机械化作业的应用推广
1. 全程机械化操作:从播种到收获全面实现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成本。
2. 定制化农机具开发:针对特定区域特点研发专用型农业机械,比如针对沿海滩涂环境设计的特殊履带式拖拉机等,以适应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作业需求。
五、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1. 大数据支撑决策:构建涵盖气象预报、市场价格波动、市场需求预测等内容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建议。
2. 物联网技术应用: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田间数据,并通过云计算分析处理后反馈给管理人员,实现精细化管理。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在遵循TCAB 0082-2021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更多的灵活性空间,优化整个种植流程,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对自然环境友好态度,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