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纳米铜技术抗新型冠状病毒热风法非织造布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纳米铜技术制备的、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功能的热风法非织造布。
Title:Nanocopper Technology Anti-COVID-19 Hot Air Nonwoven Fabric
中国标准分类号:W53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纳米铜技术在抗新型冠状病毒热风法非织造布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为提升防护性能和生产效率提供了新的方向。根据TCAQI 196-2021标准,优化该领域的工艺流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原料选择与配比:选用高纯度纳米铜粉,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添加比例。研究表明,适量的纳米铜可以有效抑制病毒活性,同时保持材料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2. 分散技术改进:采用先进的超声波分散或机械搅拌技术,确保纳米铜颗粒均匀分布在非织造布中。这不仅能提高抗菌效果,还能减少团聚现象导致的质量不均问题。
3. 生产工艺调整:在热风法生产过程中适当调节温度和速度参数,以适应不同种类纳米铜的应用需求。例如,在较低温度下延长固化时间,有助于增强纳米铜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
4.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引入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检测成品的各项指标,如抗菌率、过滤效率等,及时反馈并调整生产线设置。此外,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关键措施之一。
5. 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批次产品的实际耗材量及最终售价来评估经济效益;探索是否可以通过批量采购原材料或者改进配方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6. 环保考量:考虑使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以及处理废弃物的方式,尽量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要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在操作含有纳米材料的工作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以上这些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实现更加高效稳定的生产过程,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节省开支,增强市场竞争力。当然具体实施方案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